夏天到了,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,很多人在炎熱的天氣里喪失了食欲,什么食物都引不起他們進食的興趣。但是,對于冰冰涼的各種飲料喝小食,我相信喜歡的人有大把。但是,當你在享受口腹之欲的同時,可能很多毛病也就這樣吃出來了。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將吃冰傷害減少到最小的方法。
1、冰先含口中再吞下
專家建議,吃冰的時候,先把吃下的冰含在口中,別急著吞下去,等到冰溶化后再慢慢吞入。
2、先吃料再吃冰
如果真的很喜歡吃剉冰,最好也是先吃料,冰等化掉一些再吃,也可以降低傷害。
3、中午時間吃冰
專家表示,在高溫下不吃冰確實很難,建議吃冰的時間可選擇中午陽氣最盛的時候,因陽氣盛時吃冰的傷害最小。
4、含冰位置靠近嘴唇
專家說,吃冰會引起頭痛,主要是因為口咽接近腦部和頭部的神經(jīng)節(jié),因此可能引起鼻內(nèi)神經(jīng)節(jié)刺激,引起局部血管水腫而造成肌肉的緊繃,或是因為刺激到顎咽部附近的三叉神經(jīng),而引起像是偏頭痛般的抽痛,嚴重者甚至會引起眩暈。所以含冰的位置要在口腔較前面的地方,就是接近嘴唇的那一邊,而不要含在口腔中間及后面的上顎,也就是靠近喉嚨的地方,這樣可以避免冰直接刺激上顎上方的蝶神經(jīng)節(jié)和附近的三叉神經(jīng),而引發(fā)疼痛了。
5、吃冰不如吃冰紅豆湯
愛吃冰的人不妨把水果或是將加在剉冰上的紅豆、綠豆、蜜豆等材料冰在冰箱,吃冰涼的水果或是紅豆湯、綠豆湯,而不要直接吃冰,同樣可以達到清涼解暑的功效,也不會太冰。但是綠豆、紅豆和芋頭等人氣傳統(tǒng)冰料,都屬主食類,高淀粉高熱量,可是要適可而止。
即使已經(jīng)有上述的5個招式,讓大家可以比較安心的吃冰,但是有些情況下,還是不要吃冰來得好。
1、呼吸道不適的時候
有氣喘、咳嗽等呼吸道不適的時候,吃冰會更加刺激,讓癥狀更嚴重。專家表示,很多人常會以為中醫(yī)觀念古老且不科學,或是舉出反證“外國人吃冰當家常便飯,還有冷湯料理,也沒吃出毛病”,其實這是個人體質的問題,每個人對冰的耐受力不同,事實上據(jù)他臨床所見,因為痛經(jīng)而就診的患者之中,血瘀型痛經(jīng)患者,十之八九,都和吃冰有關。
2、空腹的時候
很多人早上一起來就喝冰涼的精力湯,以為可以清腸很健康。專家提醒,因為精力湯材料多是生冷的蔬果,有加冰或是沒加冰,空腹喝都不好。
3、用完餐的時候
飯后胃部正需要大量的血流來消化食物,因此飯后不宜馬上吃冰,最好飯后半小時再吃。
4、吃火鍋的時候
商業(yè)廣告讓全民以為冰飲是火鍋最佳“涼伴”,其實腸胃忽冷忽熱傷害很大,所以,吃火鍋的時候,還是不要吃冰比較好,要吃就等吃完火鍋后半小時再吃。
5、身體很熱的時候
身體很熱時吃冰,會讓身體組織急凍,不只引起酸痛、腸胃不適,也可能引起冠狀動脈暫時性痙攣,有心血管疾病的人,甚至可能因此發(fā)病。
6、月經(jīng)前后1周
女性不管有沒有痛經(jīng),專家建議月經(jīng)前后1周,最好不要吃冰。